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

更新时间:2023-07-28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下列实例中,设计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刀刃 B . 图钉钉帽 C . 装甲车履带 D . 滑雪板
  • 2. 小明看到妈妈用拍子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拍子具有惯性 B . 灰尘具有惯性 C . 被子具有惯性 D . 拍子对灰尘施加了力的作用
  • 3.  2020年从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国内旅游经济逐渐复苏,为了避免乘客被“吸”向动车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站台上都标有“安全黄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内,是因为动车进站时车厢附近( ) 
    A . 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B . 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C . 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D . 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 4. (2022·安宁模拟) 关于力学基础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打网球时,用力紧握网球拍,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B .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C . 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 . 高速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气体流速快,压强小
  • 5. 如图,将直杆沿重心O点处悬挂起来,空桶挂于A点,质量为M的重物挂在P点时,杆恰好水平平衡,当桶内装满不同密度液体时,重物需要悬挂在不同位置,才能使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若在杆上相应位置标上密度值,就能直接读出桶中液体的密度。下列方法中,能使该直杆密度计的测量精度更高一些的是( ) 

     

    A . 减小AO之间的距离 B . 减小重物质量 C . 减小桶的容积 D . 增大桶的质量
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 
  • 6. 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高处加速下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所受合力为零 B . 运动员加速下滑,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 7.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枚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约为0.5N B . 千佛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  C . 质量为60kg的某学生从一楼走到二楼,做功约3600J D . 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并举高到2m处,做功约10J
  • 8. 关于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继续向水银槽内加水银,玻璃管内水银面将不变 B . 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 . 若玻璃管上端有少量气体,水银柱高度差将小于76mm D . 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 9.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里面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现放入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于B物体受到的浮力 B . 甲试管底受到的压强大于乙试管底受到的压强 C . 甲试管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乙试管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 . 将甲试管中的部分液体倒入乙试管中,B物体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 10. 小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在相同时间内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相同高度h,两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 每个滑轮重均为G。不计绳重及摩擦η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方式可以省力 B . 乙方式可以省功 C . 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η12 D . 甲、乙两种方式拉力的功率P1<P2
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图2分,共4分)&nbsp;
四、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nbsp;
  • 13. 小志同学重力为500N,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 , 则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小志同学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实际上是因为高山上的大气压较低,从而导致水的沸点的缘故。 
  • 14.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放置的铁板。一物块内含遥控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与下方的铁板相互吸引。该物块一直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从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记录物体的位置如图。物块内的电磁铁在MO段内处于断电状态,在OQ段内处于通电状态。已知铁板上各处的粗糙程度均相同,MP段拉力恒为F1 , PQ段拉力恒为F2。物体在MO段和P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P段做变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1. (1) 在MN和PQ两段,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1和f2,则f1f2(选填:“>”、“ <”或“=”  ,依据是。 
    2. (2) 在MN和PQ两段,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MN和WPQ , 若WMN和WPQ恰好相等,则F1和F2的比值为; 
    3. (3) 在MN和OP两段,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MN和POP , PMNPOP(选填:“>”、“ <”、“ =”  ; 
    4. (4) 已知在MN段内,铁板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N1=4N,此力对物块做功为W1;PQ段内,铁板对物块的支持力FN2 , 此力对物块做功W2,则W1W2(选填“>”,“ <”或“=”  。 
    5. (5) MN段的机械能E1和PQ段的机械能E2的大小关系是E1E2(选填“>”,“ <”或“=”  。 
  • 15.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中,小华做了如图1实验: 

     

    1. (1) 实验前,应沿(选填“水平”或“竖直”  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2. (2) 实验过程中,应沿水平方向拉着弹簧秤,使木块A做运动,则木块 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 (3) 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大的是实验。 
    4. (4) 比较甲、乙两实验,可得到初步结论: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 (5) 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难稳定,于是他和同组的小伙伴对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启动传送带,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  。让传送带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运行,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16.   

     

    1. (1) 如图1是小亮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①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填“小”或“大”  。 

       ②比较图乙和图丁,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老师认为小亮的判断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2. (2) 小亮还通过如图2的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对A、C、D三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物体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填“有关”或“无关”  。 

       ②分析D、E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 

       ③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 kg/m3。 

    3. (3) 如图3是小亮利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其中密度计(选填“①”“②”或“③”  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 
  • 17. 小明在滑雪场看到人们坐着充气滑雪垫从高处滑下(如图甲所示)时,滑雪者还要滑出很长一段距离,于是小明猜想:如果水平雪面足够光滑,他们会一直运动下去吗?他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他的猜想: 

     

    1. (1) 小明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 (2) 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3. (3) 随着阻力的逐渐减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变远,速度减小得越(选填“慢”或“快”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4. (4) 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  推理”的研究方法,如。(列举一例) 
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nbsp;
  • 18. 2017年5月23日,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北坡下潜。有史以来,首次对4000米级的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入的现场探查,首次观察到4811米的海底世界。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4500m时(g=10N/kg,ρ=1.0х103kg/m3),求:
    1. (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所受海水的压强; 
    2. (2)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某个观测孔面积约为0.05m2 , 该观测孔受到海水的压力; 
    3. (3)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体积大约 50m3 ,它受到的浮力。 
  • 19. 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质量为60kg,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1为货箱重的  。g取10N/kg。 

     

    1. (1) 货箱的重力是多少? 
    2. (2) 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3. (3) 货箱运动了1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 
    4. (4)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六、综合开放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nbsp;
  • 20. 失重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方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她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她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方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1. (1) 电梯静止时,小方对秤台的压力为N。 
    2. (2) 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m,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m/s。 
    3. (3) 根据图丙分析,小方在(选填“0-t1”、“ t1-t2”或“t2-10s”)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4. (4) 分析图丙可知,在t2-10s时间段内小方对秤台的压力她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5. (5) 若下降中体重秤示数为零,即说明她对体重秤压力F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ma,其中物理量a称为加速度,小方在电梯里所受合力大小为F=G-F,当小方完全失重时加速度a。 
    6. (6) 如丁图所示,在2022年3月23日下午空间站“天宫课堂”里,宇航员完成了太空抛物实验。实验中,王亚平把冰墎墎正对着叶光富手的方向顺手一推,只见冰墩墩稳稳地沿着她原来抛出去的方向,一路飘到了同伴叶光富的手里。冰墩墩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受到的重力作用几乎可以忽略,在空间站坐标系下,离开人手后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它在空中飞行做运动,这个小实验验证了定律的正确性,也说明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力来维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