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 1. 合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漫(nàn)  护(bì)      呼啸    力不瑕供 B . 职(chèn) (yūn)眩     贮蓄    漠不关心 C . 戒(chéng) 絮(tāo)   祷告    翻来复去 D . (líng)镜    傥(tì)    云宵    骇人听闻
  • 2.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展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 . 总有个别同学干活时拈轻怕重 , 这是极不应该的。 C . 此时,人声鼎沸 , 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D . 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至今依然人迹罕至
  •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大约有67.3%左右的国民认为应当召开读书节。 B . 做好全民反诈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密切配合。 C . 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我们勇敢向前。 D . 新时代青年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敬辞有:令堂、赐教、劳驾、惠顾等,谦辞有:舍弟、拙作、奉陪、家君等。 C .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D . 有些同义词所指范围有差别,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指范围大;后者则指一段较短的时间,所指范围小。
  •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
    ①但一定要有一件事

    ②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
    ③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
    ④不见得我们能够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作为职业
    ⑤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时间与心力的充分理由

    A . ④②⑤①③ B . ④①⑤③② C . ①④⑤②③ D . ③④⑤②①
  • 6. 综合性学习

    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学校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请写下你最喜欢的一句。
    2. (2) 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网络交友有利也有弊,谈谈你的看法。
  • 7. 古诗文默写。
    1. (1)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论语十二章》)
    2.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 (3)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4. (4) 《天净沙·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两句是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 8. 古诗文阅读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无那:无奈。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联写馆舍夜宴,其中上句写馆舍张灯,酒清香冽,由此可见待客之殷勤。 B . 首联的下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声”等表达时间的词语,显示宴饮时间之长。 C . 颈联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虚写手法,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 D . 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对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为人和才名的赞颂。
    2. (2) 诗歌颔联常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试作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①,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②,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晓岚《狼子野心》)

    【注释】①富室:有钱人家。②杂畜;混在一起饲养。③逸;逃跑。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屠暴起”的“暴”是“突然”的意思。 B . “乃悟前狼假寐”的“寐”是“醒来”的意思。 C . “将啮其喉”的“啮”是“咬”的意思。 D . “更不止于野心矣”的“止”是“只,仅仅”的意思。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B .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C .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D .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 (4) 甲、乙两文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 10.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节选自《雨的四季》)

    【材料二】

    蒙蒙的秋雨,濡湿了深秋的天空,滋润了尚未枯黄的草地与花树,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是喜雨,美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秋雨,却总是有所偏见,说它的冷落、萧条与肃杀。过于强调“一场秋雨一场凉”,缺少对于它的难得的坚忍、善良品格的讴歌与赞许。甚或怀着责难,这么凉的天,下什么雨呢,真讨嫌。

    殊不知,雨既是属于春夏的,也是属于秋,甚至属于冬的。秋雨的特点,不只在于它的凉,还在于它的绵、它的柔、它的韧,跟“春雨贵如油”一样,说“秋雨贵如油”,当秋“乃发生","润物细无声”,是“喜雨”,也丝毫不过分。至少农民会由衷渴望,喜滋滋称快庆幸的。

    春雨,吝啬得很,稀疏极了,往往连个沙尘也压不住。秋雨则不然,缱绻连绵,“随风潜入夜”,常常从早下到晚,淅淅,沥沥,簌簌,潺潺,涓涓,丝丝缕缕,袅袅婷婷,蕴含着坚忍、持久的耐力;多豪爽,多气派。

    秋雨也不似夏雨的没正邪——有时凶猛暴戾,有时干打雷不下雨,沥涝、干旱都具有极大的伤害性、毁灭性。秋雨总是那么神清气定,从容平静,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应节而降,恰到好处,仿佛醇醪,仿佛甘霖。

    苍天有情有眼有心有数,秋雨是它的天使。细腻温情地送走酷热的夏,含情脉脉地迎迓着冷峻的冬。能不说它为承前启后而深谋远虑、大度从容?没有宽阔诚挚的胸怀,没有充沛的储备,怎会这么晶莹剔透、清幽隽雅、飘飘洒洒、淋漓酣畅地下得这样匀实,这样耐心,这样慷慨呢?

    苍天不老。秋雨,是苍天的寄托,是苍天的胸臆,没有惆怅,没有感伤,没有飞扬跋扈,只有特立独行、真诚坦荡的洒落,那么凉,那么柔,那么闲适,那么达观。

    秋雨呀,浸沐着我的头脑,激溅着我的键盘,促我敲击着清醒、清新、清亮的文字。

    (节选自《湖畔散记》)

    【材料三】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色的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熏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张爱玲《秋雨》)

    1. (1) 下列对三则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细腻,抒发如诗意般的感觉和感情,处处匠心独运。 B . 材料二运用了大量的短句、拟声词和叠词等,可算是一篇情感婉柔,文笔清新的散文。 C . 材料三开头比喻奇特,展示了烟雨朦胧的秋景,渲染了挣脱束缚以后幸福愉快的氛围。 D . “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想象新奇,把无生命的秋雨比作有生命有性情的“妇人”。
    2. (2) 材料二中哪个句子与“清醒了我昏昏沉沉的头脑”相呼应?说说该呼应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秋雨”是很多文人笔下的写作对象,请分别概括三则材料中的“秋雨”各有怎样的特点。
  • 11.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题。

    在阅读旅程中拥有“心力量”

    朱永新

    ①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智慧。

    ②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③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⑥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⑦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⑧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⑨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去读书。把阅读当作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原载《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阅读带有个人色彩。 B . 阅读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C . 批评式的阅读是不可取的,因为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和错误。 D . 阅读可以成为一种习惯,它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2. (2) 文章认为阅读能给人哪些“心力量”?
    3. (3) 文章认为如何才能将阅读转化为力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 12. 文学作品阅读

    隔着两代人的疼

    刘森

    ①大四实习还没结束的时候,父亲就不停地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他的语气软绵又轻柔,带着点孩子气的期待。因为忙着做材料,对于他的催促自然有些不耐烦,我语气很冲地跟他说,等到实习结束后就买票回家,不要总是这样催我。

    ②大概是语气太过敷衍,父亲再说话时,我能明显听出他语气中夹杂的失落,满腔欣喜也化为简单的叮嘱,随后他便挂了电话。

    ③那个时候,我完全不理解他的矫情,甚至在心里面怨过他的小家子气。他不懂我在生活中的艰辛,他也看不到我与生活这个怪物殊死搏斗的挣扎,他一心想将我圈养,锁在他的身边,守着他。

    ④我们都觉得彼此变了,我不再是他印象中那个听话懂事、好掌控的小棉袄,他也不再是我记忆中那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我们是那样的相似,又是那样的疏离。

    ⑤飞机落在咸阳国际机场,天冷得可怕,包里的手机开始拼命叫嚣起来。不用想都知道,这一定又是父亲的电话。在得知我实习结束的那一天,他便以每天五个电话的频率催促我,赶紧买票了!赶紧回家了!赶紧赶紧了!

    ⑥我在他的催促中马不停蹄,像是一个上紧发条的陀螺,我讨厌这样的节奏,也讨厌让我变成这个样子的他。所以你看,我根本就不懂父亲,更不懂他深藏于心底沉甸甸的爱。

    ⑦我下大巴车的时候,他早已经在车站等候,我出了站,他忙不迭地走过来帮我拎行李箱,他脸灰扑扑的,像是下午即将暗下去的黄昏。他冲着我笑,似乎又觉得自己笑得不好看,只能露出一排牙齿僵硬地凑个表情。他拿了行李转过身慢慢地走,拖着行李箱的他,让他佝偻的背显得更加蜷曲,我走过去帮他,他摆摆手,将行李箱提得高高的 , 我知道他是想显示他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可他脚底的步子已经有些凌乱,他那么逞强,又那么脆弱。

    ⑧父亲是什么时候老的,我竟一点儿都不知晓,我突然被他的苍老蛰了一下。那种疼痛从我的眼睛蔓延到全身,我只觉得似乎四周的寒风更冷了,他更瘦了。

    ⑨与父亲的战争开始于回家的一周之后。他批评我被子没有叠好、地板没有拖干净、睡觉的时候玩手机……他反感我很多生活方式,让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女人。

    ⑩我实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在我回家的一周内,从未对我提出过任何抱怨,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周以后才将这些事情搬出台面数落一遭,而且似乎每次回家都是这样的状态。于是,我扬言第二天就买票回学校。他气鼓鼓地摸出一根烟,等到抽完的时候,他又默默地帮我把所有的东西收拾好。我知道这是他的软肋,只要每次我说要离开,他就会败下阵来。可我从未想过每次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有多么的难过。

    ⑪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骑自行车带着我,他在自行车的横梁上绑上一个小椅子,又在椅子上铺好软软的小垫子,他像是一个遮风避雨的英雄,把小小的我完全拢在他的臂弯里。坐在前面的我扎着马尾辫,头仰得高高的,我唱儿歌,他唱儿歌,我数一二三,他也跟着一起数。那些细碎的日子就像闪闪发光的水晶,在我的记忆里熠熠生辉,可我还是控制不住与他争吵的冲动,尽管我爱他。

    ⑫我又想起父亲,是因为那个修理管道的大叔。几天前,他匍匐在地上修理管道,卑躬屈膝讨生活的样子,像极了父亲那张越老越慈祥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越老,心就会变得越柔软,软得像蜗牛的触角,稍微被触碰,就会紧张地缩起来。

    ⑬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他正在上班。对于我这个电话,父亲有些受宠若惊,在他的印象中,我很少主动给他打电话。他以为我出了什么事,我却只是说有点儿想他,他还是不死心地问我,是不是生活费不够用了,我却岔开了这个话题,问了他别的事情。

    ⑭话题就此打住,于是我们又绕回到我下次放假是什么时间,车票打算什么时候买这样的问题上。我躲不过他的盘问,在所有的感性和理性的挣扎下对他坦白从宽。所有的事情又绕回之前,他来接我回家,我们在家里不停争吵。只是再后来争吵的时候,我已经学会让着他,他批评我的时候我尽数听着,他看不习惯的时候我保持微笑,他自己说着说着就没意思了,一场战争和平解决。

    ⑮可是,我还是讨厌父亲,我讨厌他老得太快,就像一个影子,像一份旧报纸。

    ⑯他不知道在他苍老的所有历程里,隔着我们两代人的疼。

    1. (1) 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

      “我”心中的父亲形象

      小时候,父亲骑自行车带“我”

      遮风避雨的英雄

      ①        

      矫情又小家子气

      接站时,父亲帮“我”拎行李箱

      ②        

      几天前,“我”看见讨生活的大叔

      苍老而慈祥柔软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他冲着我笑,似乎又觉得自己笑得不好看,只能露出一排牙齿僵硬地凑个表情。他拿了行李转过身慢慢地走,拖着行李箱的他,让他佝偻的背显得更加蜷曲,我走过去帮他,他摆摆手,将行李箱提得高高的。

    3. (3) 如何理解文章标题“隔着两代人的疼”?
    4. (4) 结合文章主题和“链接材料”中的情形,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当如何改善青春期亲子关系?

      【链接材料】

      研究数据表明,13岁到24岁的青少年,身心得到发展,内心渴望独立,与父母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华商报》曾采访40位青少年,有26人认为家庭教育中家长说教多、指责多,亲子沟通内容集中在学习上,在父母眼里自己的一切都不如别人,有12人因此与父母发生过冲突,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也有6人表示喜欢和父母交流生活感受。

  • 13. 名著阅读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什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 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口口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

    那大圣才和八戒携手驾云,离了洞,过了东洋大海。至西岸,住云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净净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净什么身子?”行者道:“你那里知道,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文内容节选自明代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此书很有趣,是“神魔小说”,也是“童心之作”。 B . 孙悟空桀骜不驯,但他见唐僧之前却要把身子洗干净,这说明了他对唐僧忠心耿耿。 C . 选文语言幽默、活泼、风趣,口语话,通俗易懂,显示浓郁的世俗化风气。 D . 孙悟空说得 “众猴各各领命”,表现众猴对孙悟空的信任,而孙悟空存心欺骗辜负了众猴的情谊。
    2. (2) 人们都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是一个“呆子”形象,但文中却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不呆,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作文(共50分)
  • 14. 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生命,总是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当你受尽委屈时,总有人给你心灵的安抚;当你面临困难时,总有人牵着你的手一起面对;当你骄傲自得时,总有人提醒你要沉稳踏实……在成长的日子里,这些美好的阳光,会让你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力量,多一份温暖。

    请以“成长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