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1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积累(20分)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晨起,我(穿梭/穿行)于小巷里,端祥这些异域情调的房子,去摸它花岗石的墙,去数它窗楣上的瓦。这些房子的美,首先在于它的造型。它很少有如四方盒子或火车厢式的整齐划一的(规格/规模),轮廓少直线,多折线或弧线:屋顶一色的红瓦,无一平顶,或成哥特式的尖突,或成四棱四面的盔形。

    有时我走得远一些,喜欢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来回望全城。但见群楼鳞次栉比,衬着如云的绿树,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①____。其实,如果单说这里的洋房就是比北京四合院美,比水乡竹楼美,或也未必。只是骤然于我稔熟的土地上飞来异国房舍,便如②____有一种移花接木的新奇之效。又难得我们这个胸怀大度能兼容并蓄的民族,将这种建筑风格的异国种籽(保留/保存)下来,在华夏土地上终于蔚成一城。青岛便得了一种他山之美,也就美得有了个性。

    1.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祥                轮(kuò)  B.造型                        鳞次(zì)比

      A . 一簇(cù)        移花接木 B . (shě)        兼容并蓄
    2.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穿梭规模保留 B . 穿行规格保留 C . 穿梭规格保存 D . 穿行规模保存
    3.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在蓝天碧海间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                ②几个对偶句偶然出现在一篇散体白话文中 B . ①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在蓝天碧海间                ②一篇散体白话文中偶然出现几个对偶句 C . ①在蓝天碧海间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                ②一篇散体白话文中偶然出现几个对偶句 D . ①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在蓝天碧海间                ②几个对偶句偶然出现在一篇散体白话文中
  • 2.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空间站转入长期在轨运营阶段,未来几年,长七火箭将保持每年两次左右的发射频率,为空间站天地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B . 中国动画不仅内容取材和思想内核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追求民族风格的艺术自觉。 C . 今年8月,这条1052米长的隧道正式开通,这一重要工程节点的完成,为实现雅万高铁总进度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D . 叶少兰高兴地看到,近来一些剧团的青年演职员们改编、创造、整理了多部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
  • 3. 根据语境,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
    1. (1) 刘禹锡《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
    2. (2) 王安石《登飞来峰》借“”表现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 4.  毕业在即,九年级开展“经典文学赋能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负责宣传的小赋同学因事未能参加本周一的活动筹备会,陈老师委托你转告他务必于本周三下午将活动宣传海报送到宣传工作室。

      本周二早上你遇到小赋,对他说:。”

    2. (2) 【任务二】“古诗词音乐会”是此次活动的项目之一。请你写一则广告词,向全校同学推介“古诗词音乐会”。
    3. (3) 【任务三】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请从备选课文中确定一篇,结合相关内容,阐释“中国脊梁”的特质。

      备选课文:《说和做》/《老山界》/《溜索》/《太空一日》

二、阅读理解(50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诗歌,描写了边塞的景、人、事,整体格调激昂、雄壮。 B . 本诗画面感强,使人仿佛置身于边塞肃杀的秋色中,听号角响彻天空,看将士厮杀疆场。 C . “半卷红旗”写我军兵败之际的溃退之态,“声不起”写经过激烈厮杀将士们气力耗尽。 D . 结尾两句用典,借用战国燕昭王建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达以身报国的决心。
    2. (2)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从本诗中选择一个表示色彩的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太祖①谓侍臣曰:“朕夙②兴视朝,日高始退,至午复出,迨③暮乃罢。日间所决事务,恒默坐审思,有未当④者,虽中夜不寐。筹虑得当,然后就寝。”侍臣对曰:“陛下励精图治,天下苍生之福,但圣体过劳。”太祖曰:“吾岂好劳而恶安?向者⑤天下未宁,吾饥不暇食,倦不暇寝,奖励将帅,平定祸乱。今天下已安,四方无事,高居宴乐,亦岂不可?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是,甚可畏也,安敢暇逸!”

    (选自《皇明宝训》,有删改)

    【注释]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②夙兴:早晨起来。③迨:到,等到。④当:适合,恰当。⑤向者:从前,以往。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筋骨   人不堪 B . 胶鬲举鱼盐之中   其一犬坐 C . 吾岂好劳恶安   学时习之 D . 中夜不寐   我之死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的开头大量运用对偶句式,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 . 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反面论证“死于安乐”这一观点。 C . 乙文强调君王要勤政治国,享受安乐往往有失败的风险。 D . 乙文表现了明太祖具有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勤政治国的品质。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顾自古国家未有不以勤而兴,以怠而衰者。

    4. (4)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其中蕴含的治国道理。
  • 7.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材料一:

    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会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

    材料二:

    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

    调研也发现,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B . 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 C . 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 D . 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
    2. (2) 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 8. 文学性作品阅读

    重生的月季花
    明前茶

    ①那天,我提着水果和饭盒,去养老院看望逐渐失智的父亲。一进门,平时走路都需要搀扶的他,竟颤悠悠地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要带我去后院。

    ②一到后院,就闻见新鲜土壤的湿润味道。原本空荡荡的花坛里,翻了土,种上了一些经过矮化处理的月季花,红的、粉的、黄的、橙的、白的,还有各种镶边的、混色的……虽然月季的朵形远没有5月份时那么硕大,有些植株还被虫子啃去了半边,但另外一半依旧顽强地、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并且还在不断爆出新的花蕾。

    ③为了看花,老先生老太太们有的摇着轮椅,有的推着学步车,纷纷从房间里出来了。父亲也一改愁眉苦脸的模样,脸上有了兴致与光辉,他一步一蹭地从小房间里出来,穿过走廊,穿过餐厅,一直走到后院里。一路上,我都听见他的鞋底儿在地上重重摩擦的声音。养老院的吴院长欣慰地说:“为了看花,老人家们个个成了运动员。你爸这几天走得鞋底儿都蹭掉了一层。我们的理疗师苦口婆心动员他们多做运动,恐怕都起不了这几朵花那么大的作用。”

    ④这几十株花是哪儿来的?我很好奇。因为养老院压根没有搞绿化的钱,前几年应消防的要求,把后院堆放杂物的棚屋都拆除了,改建成花圃,但吴院长好久都没有筹集到栽花、栽树的经费。

    ⑤吴院长揭开了谜底:“张嫂送来的呀!那个在我这里应聘护理员不成,就在大厅里当众痛哭的黑高个儿,你还记得?”

    ⑥我当然记得,四年前,性情如火的张嫂急着要为一对双胞胎女儿筹集大学学费,见吴院长不肯留她,急坏了……结果,养老院一些好心肠的老太太们,纷纷摇着轮椅出来劝她,见劝不住这女人滚滚的热泪,又拿出了压箱底的手帕包,自发捐了两千多元给张嫂。

    ⑦这件事,让张嫂惦记上了养老院的老人家。吴院长说,张嫂现在出息了,成了搞城市绿化的能手,组织了30多位老乡干绿化,街心公园、十字路口、有轨电车驶过的草坪、高架桥快速线的两侧花圃,到处都有他们戴着草帽和护袖,埋头养护、修剪、补种的身影。张嫂在太阳下晒得黝黑,拿下眼镜擦汗,眼周都有一个颜色稍淡的方框印子。

    ⑧前不久,一个周末,她开着小皮卡,领着几位老乡,在养老院门口卸下半车月季老桩。她用满是老茧的手一把拉住吴院长:“养老院要种花,让这里的老人家看到泼辣的颜色、兴旺的花朵,这好处,不用我多说了吧。”

    ⑨吴院长特别不好意思:“可是,我没有经费买你的花……”

    ⑩张嫂戴着粗线手套,拎起一棵带土的花来给吴院长细看:“不要钱,这是刚从珠江路上淘汰下来的花。你放心,遭了虫的月季,我已经自掏腰包杀了虫;生长不良的部分已经作了修剪。起码有一小半月季老桩看着还挺有生命力,就这样一股脑儿淘汰了,太可惜。”

    ⑪吴院长还没有发话,张嫂和她的伙伴们已经从小皮卡上拿下了花耙、花锄、多用剪、小花铲、三字花铲等,还拿下了只有十几厘米高的小板凳,飞快地进入荒废许久的花圃,先翻一遍地,把小石头与小砖块拣出去,马上开始种花。

    ⑫吴院长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本来,脸和手臂都晒成酱油色的张嫂他们,这会儿把淘汰的花运到垃圾站去,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而今,他们却要在这里再苦干三四个钟头。吴院长只好立刻吩咐厨房煮了绿豆稀饭,还把自己的端午福利都拿了出来,热粽子、切鸭蛋,让这些淳朴的工友们垫垫肚子。

    ⑬张嫂吸溜着薄粥,宽慰吴院长:“你不晓得,这些花,夏天我们去喷水,秋天我们去修剪,前两年下暴雪前,又去盖草垫子防冰冻……有感情了。如今要丢了它们,心里也不忍。替它们寻找一个好人家,心里才踏实。”

    ⑭这些差点儿被丢弃的月季花,适应了养老院的环境后,逐渐有了元气。它们如今不再呼吸马路上的尾气了,恐怕比当年栽在马路中间的花坛里,精神还要昂扬得多。新的一批花朵又开起来了,比春天时的花朵,有的色彩淡了一些,有的朵形小了一些,但它们依旧是活泼又绚烂的月季啊。它们的花期还很长,可以从现在开到晚秋。

    ⑮养老院里坐轮椅的老人家也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了。他们努力端稳了手机,拍花朵上的蝴蝶和瓢虫。这样简单又深刻的变化,由做绿化的张嫂带来,真是了不起。

    (选自《家庭文摘》2023年第12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⑮段中“这样简单又深刻的变化”是指张嫂让养老院空荡荡的花坛鲜花怒放。 B . 第⑥段插叙养老院的老太太们为张嫂捐款的事,为后文情节做铺垫。 C . “我”是线索人物,见证张嫂给养老院送花一事,使故事更具真实性。 D . 种花前后父亲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兴旺的花朵给老人带来的好处。
    2. (2)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张嫂的形象。
    3. (3) 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4. (4) 文章标题“重生的月季花”中的“重生”蕴含怎样的深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 9.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是美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B . 艾青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诗歌中多用“土地”“太阳”等意象,语言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如素描一般简练、凝重。 C . 《范进中举》中提到范进参加了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每三年进行一次的全省考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者为进士。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与贾母、王夫人等人一起进餐,闹出许多笑话。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丑角,作者对她是鄙视的。
    2. (2) 补全回目名称。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① 

      第八回 ②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小明同学打算为林冲做一张人物卡片,但他不小心把《水浒传》目录打湿,导致字迹模糊看不清,请你根据下面的回目提示,帮他补全回目(填写字母)。

      A.林冲棒打洪教头

      B.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C.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D.林冲雪夜上梁山

    3. (3) 小明在准备林冲小传的过程中,觉得林冲是武艺高强、以一敌百的英雄。可是他看到鲍鹏山的《新说水浒》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英雄,一定是在老百姓有需要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的。林冲看着高衙内在京城里面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连制止的勇气都没有,他哪里算得上英雄呢?”你觉得林冲是个英雄吗?结合林冲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英雄的看法。
三、作文(50分)
  • 10. 文题一:

    游走山川,看花开花落,一路上遇见最美的春夏秋冬;街头漫步,意外遇见久别好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身处异地,一句乡音问候,让远离家乡的游子如同遇见亲人;诵读诗文名篇,徜徉其间,仿佛遇见先贤哲人与之对话……一次次美好的遇见,让我们领略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思考人生的意义。遇见,真是妙不可言!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有不完美之处,但是我们要学会与这些“不完美”和平共处。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使自我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叫“悦纳自己”。

    请你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讲讲你在“悦纳自己”方面的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感,让读到你文章的人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可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